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成像定量评估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前后肝功能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BCS患者58例,其中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分别为21例、18例和19例。病理学类型为下腔静脉阻塞型15例,肝静脉阻塞型17例和混合型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IPS治疗,手术前后行能谱CT扫描,采用Couinaud肝脏分段,在I~VIII段及相同层面的腹主动脉勾画感兴趣区(ROI),计算肝脏各段标准化碘基值。结果治疗前,Child A级患者I~VIII段标准化碘基值分别为(0.32±0.21)、(0.33±0.12)、(0.31±0.07)、(0.31±0.02)、(0.31±0.02)、(0.31±0.03)、(0.31±0.09)和(0.31±0.11),均显著高于Child B级患者【分别为(0.28±0.14)、(0.28±0.13)、(0.28±0.08)、(0.27±0.09)、(0.22±0.09)、(0.25±0.10)、(0.27±0.13)和(0.28±0.10),P<0.05】或Child C级患者【分别为(0.21±0.10)、(0.20±0.09)、(0.19±0.07)、(0.19±0.11)、(0.19±0.12)、(0.19±0.10)、(0.20±0.11)和(0.19±0.10),P<0.05】;治疗后,随着肝功能的恢复,不同分级的BCS患者不同肝段标准化碘基值也有所升高,并且Child A级患者碘基值升高更明显。结论应用能谱CT成像定量评估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肝功能状态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通过标准化碘基值间接反映肝脏的血供状况,对BCS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定量评估,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