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中较为活跃的化学组分,能反映土壤有机碳的有效性,可作为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指示性指标。研究探讨放牧干扰对羊草草甸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从而了解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机制,旨在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过程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依托于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长期肉牛放牧平台,分析6种不同放牧强度(不放牧G0.00、较轻度放牧G0.23、轻度放牧G0.34、中度放牧G0.46、重度放牧G0.69、极重度放牧G0.92)下羊草草甸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含量在不同土层间差异显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POC、DOC、MBC、EOC含量均显著降低。(2)不同土层活性有机碳占比与放牧强度呈线性正相关,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比也随之增加,不同放牧强度不同土层下土壤各形态活性有机碳占比呈现为POC>EOC>MBC>DOC,且EOC、MBC和POC占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3)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土壤水分均呈现出下降趋势。(4)放牧强度与SOC和DOC呈显著负相关;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碳组分间呈显著正相关;地下生物量与DOC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温度与POC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水分与POC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SO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放牧会降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土壤水分,适度放牧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还能增加土壤活性碳占比,且符合中度干扰假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