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足月儿童前囟的发育规律及形状与头围智力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和2015年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保科接受系统管理的具备完整资料的足月婴幼儿8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婴儿出生后11个不同时间点的头围及前囟测量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婴幼儿均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做Gesell检查以检测其智力发育情况,并与头围及前囟测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2年和2015年男童各年龄组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12个月龄女童组头围长度值小于2015年12个月龄女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和2015年男童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龄组前囟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和2015年女童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岁3个月龄组前囟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前囟大小儿童的发育商(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3个月龄时前囟最大,36个月有一平台期,以后逐渐缩小至闭合。前囟平面形状多为菱形,个别与后囟相通,但均于5个月龄后矢状缝闭合而变为彗星状或菱形;部分于6个月龄变为火山口状,最大深度0.5 cm,少数在24个月后仍为火山口状。结论单一的前囟大小、形状临床意义较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均有明显的改善,正常儿童的头围和前囟闭合年龄需要再修订。
-
单位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