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和窄带成像技术(NBI), 对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长病程IBD患者结肠镜检查中, 先后应用白光、NBI和靛胭脂染色放大观察, 对可疑病变实施靶向活检或切除,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该方法对IBD的筛查效果。结果共纳入长病程IBD患者45例, 其中16例(17处病变)检出异型增生或癌, 包括低级别异型增生12例(26.7%), 高级别异型增生4例(8.9%), 结肠癌1例(2.2%)。靶向活检的阳性率为13.2%(17/129)。NBI国际结直肠内镜(NICE)分型和工藤分型的检出率分别为81.3%(13/16)和75.0%(12/16), 二者联合的检出率为100%。在合并异型增生和结肠癌的患者中, 随着年龄增长(P=0.027)和病程延长(P=0.013), 病变恶性程度有加重的趋势。高级别异型增生和结肠癌的病变直径[(2.5±1.4)cm]大于低级别异型增生[(0.6±0.4)cm](P=0.003)。结论对于IBD相关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 放大色素内镜联合NBI可有效检出病变并判断其性质, 为正确治疗奠定基础。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