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上皮性卵巢癌多药耐药患者血清代谢指纹谱,筛选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相关的诊断标志物,并从代谢水平探索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卵巢上皮癌铂类耐药患者、铂类敏感患者、卵巢良性囊肿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共132例,采用液质联用正离子模式检测4组血清样品的代谢指纹谱,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对分组意义重大的差异代谢物,进一步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液质联用共鉴定到25 800个代谢化合物,使用主成分分析对数据降维后,得到6个对分组贡献最大的差异代谢物。核磁共振技术的进一步鉴定显示,相对于正常对照组,Dodemorph在卵巢上皮癌组血清中高表达,C16 Sphinganine则表达下调。相对于卵巢癌铂类敏感组,Calycanthidine在铂类耐药组中表达下调,而1-Monopalmitin、Ricinoleic acid methl ester、Polyoxyethylene(600)mono-ricinoleate/Glycidyl stearate在铂类耐药组中表达上调,四者均与脂肪酸代谢相关,且联合诊断铂类耐药的敏感度为86.50%,特异度为81.8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结论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能较好地区分卵巢上皮癌铂类耐药患者、铂类敏感患者、卵巢良性囊肿及正常对照者,其中差异物Calycanthidine、1-Monopalmitin、Ricinoleic acid methl ester和Polyoxyethylene(600)mono-ricinoleate/Glycidyl stearate联合诊断卵巢上皮癌铂类耐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脂肪酸的代谢可能参与卵巢上皮癌铂类耐药的生物过程。
-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