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碳水化合物摄入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使用贵州省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库,队列于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12个区(县)的48个乡镇共9 280人进行调查。2016至2020年,完成了随访调查。最终纳入5 546例进入本次研究分析。在基线和随访时收集血压、食物摄入及高血压发生情况等资料,获得各类食物的能量、宏量营养素摄入量及其供能比,分别计算总碳水、素食类碳水、动物类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根据供能比进行三分位分组。采用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碳水化合物摄入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以5 546名成年人为分析对象,在随访期间,新发高血压1 200人,其中男性占48.58%,平均年龄为(40.60±13.86)岁。与总碳水供能比在第一分位组的人群比较,总碳水供能比在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第四分位组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为HR=1.30,95%CI:1.09~1.54、HR=1.21,95%CI:1.02~1.44、HR=1.32,95%CI:1.11~1.57,高碳水饮食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与素食类碳水供能比在第一分位组的人群比较,素食类碳水供能比在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第四分位组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为HR=1.26,95%CI:1.06~1.50、HR=1.21,95%CI:1.01~1.44、HR=1.35,95%CI:1.13~1.61。与动物类碳水供能比在第一分位组的人群比较,动物类碳水供能比在第四分位组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降低了29%。高碳水饮食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在城市人群中更为显著。结论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城市人群中更加显著,高动物类碳水化合物饮食是高血压的保护性因素。
-
单位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