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患者肾脏受累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以2022年1月21日至3月7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首批430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提取患者一般资料、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及实验室检查信息, 分析不同年龄患者的肾脏受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患者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结果 430例患者中, 排除年龄<1岁及既往存在慢性肾脏病病史者, 最终421例患者纳入分析, 其中男性184例, 女性237例;平均年龄(36.65±21.28)岁;肾脏受累类型主要包括病理管型尿(28.9%)、蛋白尿(16.9%)、肾性血尿(14.7%)、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轻度下降(9.3%)、肾性糖尿(0.5%)。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18岁组(113例)、19~59岁组(244例)和≥60岁组(64例)3组。3个年龄组患者肾脏受累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年龄≥60岁组患者蛋白尿、病理管型尿及eGFR轻度下降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年龄≤18岁组患者〔分别为28.1%(18/64)比8.0%(9/112), 42.2%(27/64)比19.6%(22/112), 34.9%(22/63)比6.2%(7/113), 均P<0.01〕, eGFR轻度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19~59岁组〔34.9%(22/63)比4.1%(10/243),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以患者一般情况、血清学指标及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相关指标进行校正后, 年龄与肾脏受累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优势比(OR)=1.059, 95%可信区间(95%CI)为1.021~1.097, P=0.002〕;以≤18岁组为对照, ≥60岁组肾脏受累风险明显升高(OR=26.245, 95%CI为1.357~507.458, P=0.031), 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肾脏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首批430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虽然重症发生率低, 但仍存在较高的肾脏受累发生率, 高龄为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 应加强对高龄奥密克戎感染患者肾脏受累的重视。

  • 单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