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14-2016年北京市房山区集中发热疫情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6年房山区集中发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房山区共发生集中发热疫情19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共涉及13所学校,19个班级,共158名发热病例,总罹患率为22.90%。疫情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其中A(H3N2)型引起的疫情12起,B(Victoria)型引起5起,甲型H1N1型引起1起,B(Yamagata)型引起1起。疫情全部发生在冬春季,主要是11月至次年3月,集中在燕山和良乡地区的小学,并且小学生易报告续发病例,不同学校男女生之间罹患率无差别(χ2=4.587,P>0.05)。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和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为主,不同发病症状有统计学差异(χ2=428.623,P<0.05)。接种疫苗学生发病率和未接种疫苗学生发病率无差异(χ2=0.030,P>0.05)。结论 2014-2016年北京市房山区集中发热疫情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发生单位为学校,危害人群为小学生,冬春季为流感高峰季节,应针对学校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流感,控制集中发热疫情。

  • 单位
    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