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死场》诞生于多重语境之中。小说的前两节《麦场》《菜圃》创作于伪满洲国统治下的哈尔滨,殖民语境为作品定下了民族解放的主基调。而小说创作于青岛的部分则更体现出萧红个人的精神表达,它与主基调构成一种张力,形成了多声部的叙事声音,从《生死场》的复调式叙事中可以探析其复杂的思想内容。

  • 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