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亚洲"概念在思想史研究中曾历经数次重构的过程,这种重构本身是对于亚洲主体性的不断发明,而竹内好的"作为方法的亚洲"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案例。在这篇访谈中,汪晖教授回顾了亚洲概念的历史沿革与其中的论争,从"主体形成"的角度阐释了"方法"的意义,同时以中国革命的脉络为参照,对于历史中"方法"与主体间关联的复杂与差异化的情形进行了解读,并以电影为例,谈及"方法"在文艺实践中的在场与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