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与单次球囊扩张椎体后凸形成术对比,探讨二次球囊扩展椎体后凸形成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并获得随访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6例,男23例,女33例,胸椎骨折39例,腰椎17例,均为单椎体压缩骨折。二次球囊扩展组20例,单次球囊扩展组36例。术前、术后1周、术后6月分别测量记录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后凸角恢复、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评价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范围6~12月,随访时间(9.3±1.1)月。二次球囊扩展组伤椎骨水泥注入量(5.8±0.7)ml,VAS评分术前(8.1±0.9),末次随访术后(2.3±0.8),后凸角术前(22.6±2.6)°,末次随访(12.2±1.6)°,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术前(28.8±2.7)%、(23.6±2.3)%,术后(15.1±1.3)%、(13.8±1.4)%。单次球囊扩展组伤椎骨水泥注入量(3.6±0.5)ml,VAS评分术前(8.0±1.0),末次随访术后(2.2±0.9),后凸角术前(23.4±1.9)°,末次随访(13.4±1.6)°,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术前(28.8±3.4)%、(24.3±2.1)%,术后(15.9±1.7)%、(14.9±1.8)%。两组各有1例出现骨水泥外溢,但无临床症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后凸角改善、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Genant椎体压缩程度分型,B级及以上患者二次球囊扩展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后凸角改善、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优于单次球囊扩展。结论 二次球囊扩展可有效复张患椎,改善后凸畸形。Genant B级及以上患椎压缩时,二次球囊扩展在纠正后凸角及患椎中部复张方面疗效更优,同时并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