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岭猪、巴沙二元母猪繁殖性能及后代毛色性状测定分析

作者:李玉莲; 邓秋纯; 谭红; 李朝晖; 夏敏; 吴买生*
来源:养猪, 2020, (06): 68-70.
DOI:10.13257/j.cnki.21-1104/s.2020.06.023

摘要

为测定沙子岭猪、巴沙二元母猪繁殖性能和后代毛色情况,试验选择2~5胎次的沙子岭母猪60头,按随机区组法分为两组,即沙子岭组和巴沙沙组,每组30头;选择第2胎次的巴沙二元母猪22头,随机分为两组,即沙巴沙组和巴沙组,每组11头。沙子岭组和沙巴沙组分别用沙子岭公猪精液配种,巴沙沙组和巴沙组分别用巴沙二元公猪精液配种,配种方式为人工授精。结果表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在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仔猪初生个体重和窝重的顺序:沙巴沙组>巴沙组>巴沙沙组>沙子岭组,且沙巴沙组和巴沙组均极显著高于沙子岭组(P<0.01),仔猪初生个体重,沙巴沙组显著高于巴沙沙组0.24 kg(P<0.05),巴沙沙组显著高于沙子岭组0.16kg(P<0.05)。仔猪毛色情况:试验组所产仔猪或为黑猪或为花猪,无其他毛色。其中,以巴沙组黑猪比例最高,达77.78%。综上所述:沙子岭猪和巴沙二元母猪产仔数无显著性差异,但仔猪初生重有明显差异。除沙子岭组以外,其他3组后代仔猪毛色有分离情况,但以巴沙组出现黑猪的比例最高。

  • 单位
    湘潭新湘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