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虚构文学的出现为21世纪的中国文学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代表了一种理论转向。非虚构文学经由以下路径实现本土化重构:从“问题”入手“再造”认识与言说装置,以在场的叙事为参照,根植于现代中国“人民性”的理论资源,通过以非虚构“作为方法”的跨媒体实践,在情感结构、文本叙事、伦理立场方面实现非虚构文学的本土化。这一路径将西方的非虚构文学与百年中国的理论方向相结合,开辟了非虚构文学与中国话语的连接道路。

  • 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