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黄河流域3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对象,从生态本底、绿色经济、人居环境和制度文化4个维度筛选出21项关键指标,构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全面探析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所有指标体系中,水质达到或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比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城镇污水处理率这3个与水资源相关的指标权重较高,分别为0.095 3、0.069 9和0.060 6,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是影响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2016—2019年,36个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生态文明指数由0.645 3增长到0.735 4,人居环境、制度文化、生态本底和绿色经济指数增幅分别为31.22%、14.08%、12.68%和6.69%。流域内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上游和中游较高且相近、下游相对较低的特征,不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上游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中游在污染治理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有待加强,下游需进一步推进经济绿色化发展水平。
-
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