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对高糖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运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0、5、10、20、40、80μmol/L)的TMP处理4 h后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将中性粒细胞分为7组:Control组(1.5 g/L葡萄糖)、TMP组(40μmol/L TMP)、HG组(4.5 g/L葡萄糖)、HG+TMP组(40μmol/L TMP+4.5 g/L葡萄糖)、HG+TMP+ML385组(4.5 g/L葡萄糖+40μmol/L TMP+10μmol/L ML385)、HG+ML385组(4.5 g/L葡萄糖+10μmol/L ML385)和HG+DPI组(4.5 g/L葡萄糖+10μmol/L DPI)。通过免疫荧光观察NETs的结构;运用DHE和DCFH-DA检测中性粒细胞内ROS和超氧化物阴离子的表达量;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MPO-DNA的含量,Pico-Green kit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dsDN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3-cit、NRF2、HO-1、NOX2等的表达,评估TMP对NRF2信号级联的调控作用。结果 80μmol/L的TMP会降低中性粒细胞活性(P<0.01),其余浓度的TMP对中性粒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与Control组比较,TMP组中性粒细胞NRF2、HO-1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HG组比较,HG+TMP组中性粒细胞产生的H3-cit表达显著降低(P<0.05),并且培养基中dsDNA和MPO-DNA含量明显下降(P<0.01)。免疫荧光未观察到HG+TMP组中NETs形成;HG+TMP组中性粒细胞产生的ROS和超氧化物阴离子较HG组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P<0.01)。使用NRF2抑制剂ML385处理后,TMP对H3-cit、NRF2和HO-1的作用被逆转;培养基中dsDNA和MPO-DNA含量明显上升(P<0.01),并且胞内ROS和超氧化物阴离子相较HG+TMP组的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P<0.01)。结论 TMP可以激活NRF2/HO-1通路并抑制ROS的形成,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形成。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