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赤芍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周厚琴; 王建; 李洋; 黄银秋; 张璐; 陆小华; 赵艳玲
来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 16(11): 1456-1460.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16.11.004

摘要

目的: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赤芍中的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丹皮酚等4种有效成分分别与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Autodock 4.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得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丹皮酚等与FXR蛋白1号位点和2号位点以及FXRα蛋白的结合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丹皮酚与FXRα蛋白结合的自由能分别为-13.44、-21.77、-16.45 k J/mol,与FXR蛋白1号位点的自由能分别为-18.21、-48.60、-49.52 k J/mol,与FXR蛋白2号位点的自由能分别为-15.32、-24.70、-18.59 k J/mol。结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丹皮酚与FXR蛋白具有较小的自由能,即结合作用较强。提示赤芍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其主要成分与FXR受体蛋白具有较强结合作用,引起FXR调节其相应靶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以达到保肝利胆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赤芍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