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crown lengthening surgery,CLS)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并比较不同牙龈生物型CLS术后龈缘位置的变化,为术后冠修复时机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2018年行CLS的20例患者(30颗患牙)。术前用牙周探诊法对牙龈生物型按薄龈型和厚龈型进行分类。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6周、3个月和6个月记录患牙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比较薄龈型和厚龈型术后牙龈缘的位置变化(修复体冠边缘为参照点)。结果 30颗患牙术后6周、3个月、6个月的BI、PD低于术前(P<0.05);PLI仅术后2周控制不佳。CLS术后2周~3个月牙龈缘变化较明显,且薄龈型牙龈退缩明显(P<0.05),厚龈型冠向增生明显(P<0.05)。术后3~6个月牙龈缘位置基本稳定,薄龈型和厚龈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S能够有效减少牙周出血和牙周探诊深度,并最大程度地保留患牙,同时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状态。不同牙龈生物型CLS后龈缘位置变化也不同,美学CLS术后永久冠修复需在术后3个月进行,而对于厚龈型的患者,永久冠修复可以适当延长至术后6个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