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10~21岁病态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LS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减重中心行LSG 200例, 对其中10~21岁病态肥胖患者89例(44.5%)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SG手术完成情况、围手术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3、6、12及≥24个月时的减重相关指标以及糖代谢、血脂代谢、维生素、肝功能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由于每个随访时间点的例数与术前例数均不一致, 故组间比较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表示, 组间比较仍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 889例患者中男性35例(39.3%), 年龄(18±2)岁;体质指数(38.5±4.8)kg/m2, >40 kg/m2者37例;合并有脂肪肝63例(70.8%), 高尿酸血症34例(38.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31例(34.8%), 胃食管反流20例(22.4%), 2型糖尿病8例(8.9%), 高血压2例(2.2%)。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SG手术, 无中转开腹。围手术期未出现大出血、胃漏以及感染病例;术后短期内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及疼痛症状, 多于术后第2天可以缓解。术后3、6及12个月的体质指数值分别下降至(31.5±5.8)kg/m2、(28.6±4.3)kg/m2和(26.3±4.4)kg/m2, 与术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时, 总体质量减少百分比(%TWL)分别为(31.3±9.3)%和(33.1±10.5)%, 与术后3个月时(20.5±5.1)%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EWL)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时分别为91%(70%, 113%)和95%(74%, 118%), 与术后3个月时的56%(45%, 72%)相比,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检测水平分别由术前的44.4(25.5, 100.5)U/L和29.0(9.5, 48.0)U/L下降到≥24个月时的14.0(10.8, 18.3)U/L和13.0(10.5, 17.3)U/L, 糖化血红蛋白由术前5.6(5.3, 5.8)%下降到术后≥24个月时的5.3(5.0, 5.4)%;高密度脂蛋白则由术前1.0(0.9, 1.2)mmol/L增加到术后≥24个月时的1.4(1.1, 1.6)mmol/L;维生素B12由术前350.0(256.8, 441.3)μg/L下降到术后≥24个月时的230.3(195.4, 263.9)μg/L;与术前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SG 对于10~21岁的病态性肥胖患者疗效良好, 但仍需要长期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