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烂泥沟金矿广域电磁法低阻异常带F0成因: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制约

作者:晏兵; 谢卓君; 谭亲平; 肖景丹; 郑禄璟; 鲁裕民; 夏勇; 王泽鹏
来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3, 42(03): 557-573.
DOI:10.19658/j.issn.1007-2802.2023.42.010

摘要

烂泥沟金矿是贵州省内代表性的“断控型”超大型卡林型金矿床。随着矿山的开采,资源量逐渐减少,开展深部和外围找矿迫在眉睫。前人通过广域电磁法测量发现了贯穿矿区西部的低阻异常带(F0),并进行了钻探验证。本次研究对验证孔开展了岩相学、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C、O同位素分析,以期探讨F0成因及其与金成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0位于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灰岩中的破碎带,灰岩角砾棱角明显,局部见红褐色铁染现象,角砾主要被方解石胶结。灰岩角砾中未见与成矿相关矿物及元素组合。方解石胶结物显示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这与成矿相关的方解石(中稀土富集和Eu正异常)显著不同。本次研究认为,F0破碎带无成矿流体流经迹象,与成矿作用关系不大,推测为岩溶崩塌角砾岩,不宜作为深部找矿的重点关注对象,找矿应重点围绕吴家坪组灰岩之上的地层/构造空间开展,同时关注中稀土富集型方解石脉的分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