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浆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菲; 高玉娟; 李珊珊; 席圆圆; 杨雪微; 苏雁华*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3, 31(06): 1771-1779.
DOI:10.19746/j.cnki.issn1009-2137.2023.06.026

摘要

目的:分析新药时代循环浆细胞(CPC)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新定义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321例新诊断MM患者和21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全体患者根据外周血涂片中CPC比例分为CPC 0%(211例)、CPC 1%-4%(69例)、CPC 5%-19%(41例)和CPC≥20%组(21例)共4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进行预后分析。结果:4组的中位OS分别为44.5、21.3、24.6和12.8个月。其中295例(86.3%)患者接受了新药治疗,4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26.7、24.6、14.9个月。由于CPC 5%-19%组和CPC≥20%组的生存曲线相近,将患者分为CPC <5%组和CPC≥5%组,CPC <5%组中位OS优于CPC≥5%组(43.5vs22.3个月,P<0.001)。此外,CPC 1%-4%组患者的中位OS同样显著低于CPC 0%组,且与CPC≥5%组相近。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1%-4%CPC是影响CPC <5%组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ISS分期对CPC <5%组患者进行分层,伴1%-4%CPC的R-ISSⅠ期或Ⅱ期患者的OS与R-ISSⅢ期相近。分析新定义下的pPCL患者,表现出肿瘤负荷增加和明显侵袭性特征。多因素分析未发现pPCL的独立预后因素,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对预后无明显的影响。结论:验证了IMWG新的pPCL定义标准的有效性,伴1%-4%CPC的MM同样具有较差的生存,预后非常接近pPCL。此外,新定义下的pPCL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

  • 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