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B组(血糖控制在6.2~8.3mmol/L)、C组(血糖控制在8.4~10.0mmol/L),各组30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尽早予以目标血糖管理,各组分别于入院时及住院治疗1、3、7天早晨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CD62p、TNF-α、IL-6、IL-10的表达水平,用生化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于当日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计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第3、7天CD62p表达较入院时减少(P<0.05),治疗第7天PLT较入院时明显增加(P《0.05);A组治疗第7天APTT、PT较入院时明显缩短(P<0.05);治疗第3、7天时CD62p表达A组与B、C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治疗第7天时A组与C组比较PLT显著增加(P<0.05),APTT、PT明显缩短(P<0.05);(2)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TNF-α、IL-6、APACHEⅡ评分均逐渐下降,IL-10呈上升趋势;三组患者治疗第3、7天时TNF-α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7天时APACHEⅡ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A、B组第7天时IL-6表达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而IL-10表达水平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7天时TNF-α、APACHEⅡ评分A组与B、C组比较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第7天时IL-10表达水平A组与C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3)血糖控制A、B、C三组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20.0%(6/30),44.8%(13/30),46.7%(14/30),A组较B、C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934、4.800,P分别为0.015、0.028)。结论,目标血糖控制能够显著抑制凝血系统激活和炎症反应水平,降低MODS的发生率,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

  • 单位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