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2010年中国土壤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天鹏; 保万魁; 雷秋良; 刘笑彤; 杜新忠; 周脚根; 罗加法; 刘宏斌
来源:地理学报(北京), 2022, 77(03): 589-602.
DOI:10.11821/dlxb202203007

摘要

土壤温度状况对于研究气候变迁、地球物质能量循环以及土壤性质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国家尺度上土壤温度状况的长期序列和空间变化缺少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土壤温度内插法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使用1951—2010年中国880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研究了中国土壤温度状况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60年来土壤温度变化整体趋势为东北地区升温,西南地区少部分地区降温;(2)中国土壤温度状况可划分为冷性土壤温度状况(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和内蒙古东部)、温性土壤温度状况(新疆南部、内蒙古和山西南部以及山东)和热性土壤温度状况(华中、华东、华南以及西南的云南、贵州和四川);(3)经纬度和气温与土壤温度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其中气温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4)中国60年来整体呈现温性土壤向北迁移(约46.5 km)、冷性土壤向南迁移(约43.4 km)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地理学、土壤学等相关领域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