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研究朝鲜淫羊藿中潜在肝毒性成分箭藿苷A、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体外代谢稳定性,探讨肝脏代谢对毒性成分的影响及体外代谢种属差异。方法:将朝鲜淫羊藿提取物分别与小鼠、SD大鼠、人、恒河猴、Beagle犬肝微粒体进行孵育,采用底物消除法考察箭藿苷A、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剩余底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各成分体外消除半衰期(t1/2),分析各成分代谢稳定性特征。结果:箭藿苷A以Ⅰ相代谢为主,人肝微粒体中最终剩余底物浓度占比为32.33%,t1/2为37.26 min,淫羊藿次苷Ⅰ以Ⅰ相代谢为主,人肝微粒体中最终代谢完全,t1/2为4.47 min,宝藿苷Ⅰ以Ⅱ相代谢为主,人肝微粒体中最终剩余底物浓度占比为10.39%,t1/2为19.47 min;各成分在Beagle犬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与在人肝微粒体中的较为相近。结论:箭藿苷A受代谢消除影响较小,可发挥固有毒性,而淫羊藿次苷Ⅰ和宝藿苷Ⅰ的固有毒性因代谢消除而减弱,证实了肝脏代谢对朝鲜淫羊藿潜在肝毒性成分毒性的影响,并为体内代谢研究及动物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