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人生里有这样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时,还无法读懂,当我们读懂它时,它却已悄然远走,这首诗就是青春。1988年4月,在枣阳东部的小镇兴隆,毗邻着镇街区的南部,是正在兴建已初具规模的枣阳县盐硝厂的厂区工地,在工地上大约三四十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投入地搬扛着管道或平整路面等工作,劳动强度挺大,但对于这群来自枣阳周边乡镇的绝大多数农家的子女来讲,虽然才出校门,干这些体力活并不太吃力,绝大多数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质朴真诚,他们是枣阳县盐硝厂按高考成绩择优选择,体检合格后录用的准新职工,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加上整天劳动,让一些年轻人曾有过些许的迷茫,但看着新厂的雏型,又有了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