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石、镜铁矿晶体各向异性及粒度差异对可浮性的影响

作者:杨任新; 董亚宁; 李明阳; 童雄; 高翔鹏; 刘军
来源:金属矿山, 2020, (12): 101-107.
DOI:10.19614/j.cnki.jsks.202012016

摘要

为考察矿物晶体各向异性与可浮性差异的关系,以0~37μm、37~44μm、44~74μm 3组粒级镜铁矿和霓石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单矿物浮选试验、捕收剂吸附量、表面电性计算和Zeta电位检测,研究两种矿物的晶面组成在十二胺(DDA)和油酸钠(NaOL)捕收剂体系中的可浮性差异,以及两种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规律和对矿物表面电性的改变。XRD结果表明,在两种矿物粉碎过程中,镜铁矿(110)与(116)解理面优先解离,而霓石(110)、(310)和(-310)解理面优先解离。浮选试验和吸附量结果显示,在DDA体系中,镜铁矿的可浮性明显大于霓石,可浮性顺序均为0~37μm>37~44μm>44~74μm粒级;在NaOL体系中,两种矿物的可浮性相差不大,细粒级(0~37μm)镜铁矿和中间粒级(37~44μm)可浮性最好;吸附量试验结果与浮选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面电性计算和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霓石(110)面负电荷累积和R值大于镜铁矿,霓石表面电负性比镜铁矿强,DDA吸附使两种矿物的零电点右移,NaOL吸附使两种矿物表面Zeta电位下降,且霓石表面电位下降幅度大于镜铁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