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餘姚開元劉氏家譜》所録兩宋時期旌表義門户部牒和優免公據史料價值較高,反映了在朝廷崇樹義門、敦風化俗用意之下,義門優免制度在實踐中卻呈現“無序”狀態。一方面,南宋朝廷爲均平賦役而追加規定,對各類優免人户只免差役,不免科配、和買等;另一方面,義門後裔爲經營家業,不避對鄉里聲望的影響,數次引據北宋時旌表敕書中“除二税外,並免諸色差徭”條款,向路、府、縣各級官府求免海塘夫役、和買及科配,並申給優免公據。爲表示關懷義門,地方官府遂在公據中依樣畫瓢抄寫旌表敕書中的表述,而不按南宋在行賦役制度寫明優免名目,使得義門後裔從反復的申訴行動和措辭模糊的公據中多次獲益,卻讓吏胥、鄉司在賦役徵派中依違兩難。劉氏義門優免權落實過程中的衝突是宋代基層賦役徵派紛擾不斷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