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磨沟金矿床成因:地质、流体包裹体和H-O-S稳定同位素约束

作者:张端; 王长明*; 王乔; 陈良; 贺昕宇; 陈晶源; 姚恩亚; 董猛猛; 崔成敏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5(04): 428-448.

摘要

豫西熊耳山地区的磨沟金矿床赋存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矿体受NE向断裂控制。通过对矿区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以及H-O-S稳定同位素研究,探讨磨沟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流体来源及成因机制。成矿期可划分为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以及石英-碳酸盐3个阶段。流体包裹体有纯CO2型、CO2-H2O型和H2O-NaCl型3种。成矿流体具有中温(210℃310℃)、低盐度(NaCl质量分数为3%12%)的特征,成矿深度小于9km。氢、氧同位素分别为-107‰-88‰和-1.7‰4.3‰,硫同位素为-0.98‰5.62‰。磨沟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流体来源,晚阶段有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变质结晶基底;属于造山型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