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脉冲式全自动注药泵在分娩镇痛中临床使用及对产妇和胎儿安全性评估。方法要求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480例,随机分为脉冲式全自动注药泵组(A组)和一般全自动注药泵组(B组)。选择L2-3或L3-4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部置管4 cm。注射试验剂量1.5%利多卡因3 ml,5 min后。A组连接脉冲式全自动注药泵,每隔1 h脉冲式注药8 ml,8 min内注完;B组连接一般全自动注药泵,两组均首次剂量7 ml,持续剂量8 ml/h,单次给药8 ml,锁定时间30 min。镇痛期间记录VAS、改良Bromage评分、镇痛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及达到的时间、麻醉药物总量、第一次镇痛药补救时间、补救次数、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量、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评分。结果最终纳入产妇共410例,A组208例,B组202例。与镇痛前相比,两组产妇在实施分娩镇痛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镇痛后15 min、2 h、3 h、4 h,A组VAS评分低于B组(P<0.05)。A组达感觉消失最高平面的时间短于B组(P<0.05)。A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B组(P<0.05),补救次数A组明显少于B组,第一次补救时间A组长于B组(P<0.05)。镇痛药物总量A组少于B组(P<0.05)。1 min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全自动注药泵较一般全自动注药泵起效时间短,阻滞平面广,镇痛时间长和需注射镇痛药补救次数少,可提高分娩镇痛满意度。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