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检查(MRI)评估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患者心室功能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IDCM患者资料,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Ⅰ-Ⅱ级(n=20)、Ⅲ级(n=35)和Ⅳ级(n=30),分析MRI与二维超声(2DE)评价心室功能价值。结果 85例IDCM患者均存在左右心室不同程度扩张,以左侧心室扩张为主,MRI检查中,36例左心扩大,左室多呈球形,室壁厚度变薄,49例双侧心室扩大,心肌运动弥漫性减弱;2DE检查所有患者均显示全心扩大,56例以左心室扩大为主,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变薄,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随着IDCM患者心功能分级增高,MRI检查的LVEDV、LVESV逐渐升高,LVSV、LVEF、LVPER、LVPFP逐渐降低,不同等级差异显著(P<0.05);2DE检查的LVESV逐渐升高,LVEF逐渐降低,不同等级患者间差异显著(P<0.05);;2DE与MRI检查在室间隔、前壁、后壁厚度的测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侧壁与心尖部厚度检查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 2DE与MRI均可有效评估IDCM患者心室功能,但2DE易低估左心室容积、重复性差,而MRI则可提供更多左心室功能、容积等参数,可重复性高,评估心脏功能和心室壁厚度更加准确,临床应用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