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賴山陽編的《東坡詩鈔》出現在反思性靈説的理論背景下,日本漢詩界由推崇“宋三大家”轉爲學習杜甫、韓愈、蘇軾等唐宋詩人,蘇詩選本的編選出現了一個小高潮。《東坡詩鈔》深受《唐宋詩醇》、《宋詩百一鈔》等清代詩歌選本的影響,專選古體詩,選目題材廣泛、藝術風格多樣。其蘇詩批評從“本色”和“正變”兩個維度展開,討論了蘇詩的藝術特質與古詩正體的關係,體現了江户後期日本詩論家對於宋詩特質的思索。《東坡詩鈔》的選目和理論觀點源於明清兩朝,又有雜糅性和本土傾向,需要站在比較的立場上,方能充分發掘它與中國詩學之間的深層次關聯和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