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以手术为主导治疗模式在下咽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456例原发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性432例, 女性24例, 年龄37~82岁。其中梨状窝癌328例, 下咽后壁癌88例, 环后癌40例。Ⅲ-Ⅳ期420例(92.1%), T3-4期325例(71.3%)。治疗方式包括:单纯手术治疗或术后放疗计划未完成者84例, 术前计划性放化疗+手术49例, 手术+术后放疗/放化疗314例, 诱导化疗+手术+术后放疗9例。原发灶切除方式包括:激光手术5例;部分喉部分下咽切除74例, 其中48例(64.9%)为环状软骨上次全喉切除环舌吻合术;全喉部分下咽切除90例;全喉全下咽及颈段食管切除226例;全喉全下咽全食管切除61例。主要修复方式包括游离空肠移植226例, 胃上提代下咽食管61例, 胸大肌肌皮瓣32例。所有患者均行咽后淋巴清扫术, 入院及随访期间均行高清胃镜检查。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3年生存率为59.8%, 5年生存率为49.5%;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69.0%, 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58.8%。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为12.7%, 下咽癌同时及异时多原发癌的患者共132例(28.9%)。多因素回归分析, T3-4期病变、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伴有咽后淋巴结转移以及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均<0.05)。随访截至2022年4月30日, 共死亡221例, 其中远处转移患者共109例(49.3%), 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对下咽癌的术前评估、手术切除与修复方式的改进、主动的咽后淋巴清扫及第二原发癌的全程干预, 可提高下咽癌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