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白蚀丸中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黄独素B、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结合白蚀丸致临床肝损伤报道,分析其用药安全,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市场上不同来源的白蚀丸,采用UPLC-MS、HPLC等技术对白蚀丸中潜在毒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不同批次之间同一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二苯乙烯苷含量最高,达10 mg/g,其次为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白蚀丸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含量超过德国卫生部门的限量标准。结论 患者长期服用白蚀丸可能造成毒性成分蓄积中毒;毒性成分之间可能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增强机体对于损伤的易感性。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