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以来,易卜生在西方文坛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作品被译介到多个国家,掀起“易卜生热”。晚清时期,易卜生被介绍到中国。作为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代表性剧作之一,《群鬼》受到众多评论家和创作者的关注。梳理《群鬼》在中国的早期接受史,有助于探明其早期的译介、批评的轨迹与特点,从而观照近现代中国文艺作品观对《群鬼》认知的影响,同时推动《群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再发现和再创作,推动“易卜生化”的新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