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扬尘中PM2.5粒度乘数的测定方法及特征

作者:李冬; 陈建华*; 张月帆; 高忠阳; 高健; 张凯; 竹双
来源:环境科学, 2021, 42(04): 1642-1648.
DOI:10.13227/j.hjkx.202009051

摘要

粒度乘数是表征道路扬尘中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和计算道路扬尘排放量的重要参数.为实现粒度乘数本地化,采用AP-42法和TRAKER法于2019年3月对保定市城区不同类型的道路进行采样和走航监测,利用校正公式计算得到道路扬尘PM2.5粒度乘数(K2.5),对比了两种方法测定的K2.5结果,分析了保定市道路扬尘粒度乘数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AP-42法和TRAKER法获取的保定市道路积尘的K2.5平均值分别为0.21 g·VKT-1和0.23 g·VKT-1.两种方法获得的道路积尘K2.5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约为0.6.分别利用两种方法获得的K2.5计算道路扬尘PM2.5排放因子值差异较小.说明利用基于激光传感器的TRAKER法能够满足测量并计算道路扬尘K2.5的要求.(2)保定市不同类型道路积尘K2.5特征按其值大小排序表现为:快速路<次干道<支路<主干道,存在显著差异;(3)保定市各道路扬尘K2.5平均值高于0.15 g·VKT-1,说明若直接借鉴美国环保署的推荐值(K2.5=0.15 g·VKT-1)进行排放清单计算,将会低估保定市的道路扬尘排放量,进而增加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保定市K2.5相对较高,说明保定市道路积尘中微颗粒物含量较多,道路扬尘对城市PM2.5的贡献可能较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