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EphB4在移植静脉适应动脉血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静脉移植重建动脉模型采用将供体大鼠上腔静脉端端吻合移植到受体大鼠腹主动脉的方式构建,实验分为单纯模型组(供体、受体均为野生型大鼠)、EphB4增强组(供体、受体均为野生型大鼠,移植静脉外膜以EphB4的配体ephrinB2持续刺激)、EphB4减弱组(供体EphB4+/-型转基因大鼠,受体为野生型大鼠),各组分别在建模后1、4周取移植静脉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分离并培养野生型及EphB4+/-型大鼠静脉内皮细胞,比较两种细胞在相同浓度ephrinB2刺激下,EphB4膜受体(EphBR)及下游传导通路ERK1/2的磷酸化程度及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大鼠正常上腔静脉比较,各实验组移植静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平滑肌肌动蛋白、胶原纤维含量均明显并逐渐增加(均P<0.05);建模后1周,以上指标的增加程度在各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建模后4周,EphB4增强组以上指标的增加程度均明显低于另两组(均P<0.05)。相同浓度ephrinB2刺激下,EphB4+/-型大鼠静脉内皮细胞的EphBR与ERK1/2磷酸化程度、EphB4 mRNA转录活性、迁移能力均明显低于野生型大鼠内皮细胞(均P<0.05)。结论:静脉分子指纹EphB4的表达量可能对移植静脉重塑的走向起关键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ERK1/2途径影响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
单位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