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云南白龙潭磷矿,因矿层厚、储量高而备受关注。采用XRF荧光光谱仪和ICP-MS质谱仪对该矿不同类型磷块岩进行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测定,并结合光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磷块岩主要含磷矿物为胶磷矿,且含有小壳动物化石和藻类化石;小壳动物化石、藻类化石、 Ba富集(41.1×10-6~274.0×10-6)以及高SO3含量说明,生物作用参与了磷块岩的形成,且对泥晶-球粒的磷块岩作用最明显;不同类型磷块岩均以富含U、Sr为特征,其中泥晶-球粒磷块岩和砾屑磷块岩富含P2O5,平均值分别为28%和27%; V/Cr为0.42~1.23、δCe为0.33~0.58、 Ceanom为-0.53~-0.1、SiO2/Al2O3为10.60~58.45、 Al2O3/MgO为0.04~11.0、镁铝含量比m>10、 Sr/Ba>1等地球化学特征及镜下特征表明,白龙潭磷块岩形成于高盐度干旱高能浅水的氧化环境;相关关系图及U/Th>1表明,其为伴有热液作用的正常海相沉积;LaN/NdN>1、δY>1.5表明,沉积后风化淋滤作用主要导致HREE亏损,并且部分样品有显微孔洞也表明,在成岩过程中风化淋滤作用对磷块岩产生了较强作用;Al2O3/TiO2平均值为20.39、Cr/Zr为0.2~5.0。多地区相关图解对比表明,磷物质主要来源于大陆母岩分化,部分母岩为碱性玄武岩,与扬子中部、东部地区磷矿物质来源不同,扬子区磷物质来源是多方向上升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