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小鼠模型短链脂肪酸代谢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30只18~22 g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泻安肠方低剂量组、痛泻安肠方中剂量组、痛泻安肠方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束缚应激联合番泻叶灌胃复制IBS-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予相应浓度中药灌胃14 d,每日1次,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INF-γ+T细胞(Th1细胞)、CD3+CD4+IL-4+T细胞(Th2细胞)的占比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 <0.01),尤其是乙酸、丙酸及丁酸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1或P <0.05);不同剂量痛泻安肠方治疗后,粪便总SCFAs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 <0.01),乙酸、丙酸及丁酸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痛泻安肠方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乙酸和丁酸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丙酸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造模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的Th2细胞占比明显降低,而Th1细胞占比及Th1/Th2细胞比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痛泻安肠方各剂量组Th2细胞占比均有升高,Th1细胞占比及Th1/Th2细胞比率降低。结论 痛泻安肠方可以降低IBS-D小鼠粪便SCFAs的含量,调节小鼠Th1/Th2细胞免疫紊乱。
-
单位深圳市宝安中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