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草床可以为海洋动物提供产卵、索饵、繁育等场所。目前,海草床面积急剧下降,其中我国关于虾形草属(Phyllospadix)海草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虾形草主要繁育载体种子的描述、显微观察和萌发过程方面存在较多空白。本研究以红纤维虾形草(Phyllospadix iwatensis)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环境、种子外部特征、内部结构、萌发过程等进行了定性定量描述。结果表明,虾形草果实种子对于海洋环境有着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适应性,外部形态特点包括独特的果序和果实形状,以及翅状结构和内侧鬃毛,其中果序呈弯虾形,平均长度3.4cm,果实呈马掌形,直径3~4mm,内部结构特征包括胚乳占比大、果皮种皮解剖结构复杂等,具有作为海岸带植被修复工具种的优势。本研究补充了目前对虾形草等海洋沉水植物种子的研究资料,为虾形草海草种质库保护与海草床修复提供了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