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流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代谢产物,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感染性疾病,是当前全世界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早期诊断并使用有效的抗感染方案能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长、降低患者死亡率。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是目前临床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其存在病原学检测结果时间长、阳性率低等缺点,不能满足血流感染危重患者快速及精准治疗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涌现出DNA微阵列、质谱分析、数字PCR、二代高通量测序等分子诊断技术,较血培养能更快速地识别病原菌及耐药基因、提高检测的阳性率,指导临床医师早期进行目标抗生素干预,对改善血流感染患者临床预后具有潜在价值,并可降低病原菌耐药性。
-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人民医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