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深圳市龙华区老年人骨密度数据库建立与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方法 选出本辖区2021年1月至12月行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240例,均采用定量CT测量法(QCT)测定骨密度值,并建立骨密度数据库;骨密度绝对值≤80mg/cm3则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计算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症,将老年人分为骨质疏松症组与非骨质疏松症组,对比两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体表面积、腹部脂肪、糖尿病史、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血压、胰岛素水平、血钙、血磷和骨密度)的差异性,运用Logistic分析法分析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240例老年人中,骨密度值最小为57mg/cm3,最大为123mg/cm3,平均(92.45±3.84)mg/cm3,其中骨密度绝对值≤80mg/cm3共87例,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36.25%。骨质疏松症组87例,非骨质疏松症组153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体表面积、腹部脂肪、糖尿病史、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骨密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钙、血磷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降钙素(≥15pmol/ml)、骨密度(≥80mg/cm3)均是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年龄(≥75岁)、体质指数(≥23kg/m2)、体表面积(≥1.7m2)、腹部脂肪(≥28%)、糖尿病史(有)、甲状旁腺激素(≥70pg/ml)、胰岛素抵抗指数(≥2.69)均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龙华区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较多,应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消除,以降低发生率;同时应建立骨密度数据库,以了解老年人的骨质健康水平,便于辖区内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监控。

  • 单位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