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杨沫的《青春之歌》讲述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奋斗过程,其中个人情感和革命集体记忆相互穿插,从个人小爱到国家大义,全文充满主旋律色彩。中国胜利来之不易,和平背后有无数的牺牲,光荣与苦难的记忆都值得被建构传承。与此同时,小说把抽象的意识具体化,将对主人公的个人认同转化为对所有爱国人士和国家民族的认同,这对重塑革命集体记忆以及立足当下建构社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