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内蒙古敖汉地区是粟作农业的重要发祥地,有着近万年的粟、黍栽培历史,在经历春秋战国到辽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融合与开发之后,到明清两代,更加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开垦和建设时期,确立了当地传统粟作农业的常规经济形态,形成了一套从耕地、轮作、播种到田间管理、收获及加工的特色粟作制度与技术体系,并实现了耕犁、漏锄、瓠种器等代表性农具的较大改进和基本定型,奠定了后世农业生产与技术的基本格局,为今天敖汉乃至整个赤峰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重要原动力和文化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