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突蛋白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在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裴小娟; 薛秀芬; 朱影玲; 刘少杰; 韩安家; 杨清绪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6, 45(08): 550-555.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6.08.011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膜突蛋白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在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癌(BIC-NST)、乳腺导管原位癌(BDCIS)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膜突蛋白和E-cadheri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乳腺癌病例标本, 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104例BIC-NST、84例BDCIS及53例癌旁组织中膜突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16例新鲜BIC-NST组织的膜突蛋白表达。结果膜突蛋白在BIC-NST及BDCIS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 而E-cadherin在BIC-NST及BDCIS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膜突蛋白在BIC-NSTⅢ级分化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分化组(P<0.05), 而且组织分级越高, 膜突蛋白表达越高, 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 但E-cadherin在BIC-NST Ⅲ级分化组的表达率明显低于Ⅰ级分化组(P<0.05), 而且组织分级越高, E-cadherin表达越低, 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在BDCIS组织中膜突蛋白及E-cadherin表达与分级不相关。膜突蛋白表达在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的表达(P<0.01), 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 但与年龄、肿物大小及脉管浸润不相关;E-cadherin表达在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中的表达明显低于Ⅰ+Ⅱ期的表达(P<0.01), 与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相关(P<0.01), 但与年龄、肿物大小不相关;膜突蛋白及E-cadherin在BIC-NST(P=0.021)及BDCIS(P=0.032)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膜突蛋白信号的高表达及E-cadherin信号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可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