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作者:鲁文赓; 徐郑美; 刘庆; 于楠楠; 于佳斌; 李维龙; 毛莹莹; 曹立明; 杜珍珍; 司淋清; 付世新; 韩英浩*
来源:中国兽医学报, 2020, 40(05): 1042-1058.
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20.05.30

摘要

探讨奶牛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采集不同部位奶牛脂肪,选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进行贴壁培养,获取原代奶牛AD-MSCs,通过传代培养进一步纯化扩增。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并采用MTT法绘制2种AD-MSCs生长曲线,利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其表面标志物,对该细胞进行了向成骨及成脂诱导分化培养试验,采用油红O和钙盐染色法对其分化能力进行鉴定。比较研究了不同部位脂肪的形态,2种不同部位的AD-MSCs均呈长梭形、纺锤形或多角形贴壁生长,且2个部位来源的AD-MSCs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P>0.05)。分离培养的AD-MSCs的表面标志物CD44和CD73呈阳性表达,而CD34和CD45呈阴性表达。在诱导分化培养试验中呈现出较强的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本试验选取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成功的分离并鉴定了奶牛AD-MSCs,为纯化鉴定奶牛AD-MSCs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