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探讨(一)

作者:魏辉; 巩昌镇; 田海河; 王伊明; 刘保延; 朱兵; 梁繁荣; 金观源; 李永明; 潘卫星; 韩松平; 樊蓥; 何崇; 王德辉; 冷三华
来源:中医药导报, 2021, 27(05): 1-8.
DOI:10.13862/j.cnki.cn43-1446/r.20200806.007

摘要

记录由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TCMAAA)联合组织的题为"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的学术讨论会上各嘉宾的发言。讨论会起因于王伊明的博文《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各嘉宾探讨了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该部分先由王伊明介绍文章《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分析了影响针刺疗效的"硬因素"与"软因素",对针灸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针刺效果的评估标准提出疑问,提出关于现代针刺研究的几点想法。刘保延强调"针刺之要在于神",值得高度关注。朱兵认为针灸临床研究的有些结论意义不大,针刺手法不要过于艺术化,针灸效应的机理研究不要过度"脑"化。梁繁荣认为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十大因素,包括理论指导、辨证诊断、精神心理、选穴处方、操作手法、针灸器具、治疗时机、个体差异、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金观源认为针灸的干预刺激十分微弱,其他信息易干扰针灸治疗信息的输入,针灸的所有效应都是通过促进或强化患者的自愈机制实现,要注意鉴别。李永明详细分析了针灸愈合作用假说、泛穴现象假说、"硬针灸"和"软针灸"的假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