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要基于我国现有体育体制研究中没有把管理型治理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没有把体育体制置于社会宏观体制之下,以及将体育管理体制等同于体育体制等问题。通过文献考察、逻辑思辨,以及从诠释学的角度对有关文本和概念进行解读和审视,旨在为我国体育体制研究引入"管理主义"及其应对、消解的分析框架,厘清、区分体育体制中"管理"的行政、管制性因素,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及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贡献理论资源。首先,对管理与治理予以区分,是认识我国体育体制的一个重要视角,管理的狭义为"管制""统治"等,指向文中提出的"管理主义"。其次,我国传统及当下体育体制具有较为浓厚的"管理主义"色彩与取向,其与"治理理论"及服务型政府相参照。最后,从3个方面对如何消解体育体制的管理主义进行反思:(1)治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如"参与式共治""服务"对象的全民性等对"管理主义"的反动和制约;(2)对体育体制的理解应与社会宏观"体制"的语境具有某种兼容,或对其要素予以引入;(3)重新审视"体育体制"概念,需去除其行政、权限等内涵而转向体育相关"体系"。此外,对体育管理体制与体育体制的认识一方面可对二者予以整合,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二者分化的意义加以把握,这有利于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引入和建立更为宏观的理论框架和视野。
-
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