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期澜沧江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

作者:张琦; 陈宇琛; 林育青; 马宏海; 丁珏; 孙昊; 陈求稳*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2022, 42(12): 392-401.
DOI:10.13671/j.hjkxxb.2022.0150

摘要

建坝造成了河流水环境的差异,会导致浮游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为探究梯级水库河流的浮游植物分布,本研究选择澜沧江为研究区域,于 2018年 3月—2019年 5月在上游河道、苗尾、功果桥、小湾、漫湾、糯扎渡、景洪、景洪坝下开展了浮游植物的调查 .对比了丰、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Pielou 均匀度指数的变化特征,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确定丰、枯水期浮游植物密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重点讨论了浮游植物密度较高的小湾和糯扎渡库区浮游植物的年内变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澜沧江干流丰、枯水期各库区浮游植物种类均以河流型硅藻为主,绿藻门次之;浮游植物密度分别为 0.02×106 ~ 16.74×106 cells·L-1和 0.26×106 ~ 9.41×106 cells·L-1;丰水期藻密度、生物量、浮游植物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枯水期;小湾和糯扎渡的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均高于其他库区,全年平均值分别为 9.35×106 cells·L-1和 2.19×106 cells·L-1;两库的浮游植物群落具有明显差异,浮游植物密度分别在 2019年 5月和 4月达到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氮素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子 .本研究可为梯级水库河流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参考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