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采用生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在及物性理论的视角下,对比分析曹操《观沧海》及其英译文中的生态意义。研究发现,《观沧海》原文及英译本中均将大自然中的事物作为物质过程中的施动者,体现出作者和译者万物平等的自然生态观;原文通过描写沧海之景,体现出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社会和谐的社会生态观,三个译本因为文化语境因素未译出这层含义;原文及译文均对将大海比作自己,显示出物我合一的精神生态观。该研究是典籍英译语言学路径探索的尝试,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一步拓展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