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术后痛觉敏化的预防效应。方法: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120例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分为研究1组(诱导及维持瑞芬太尼靶浓度2 ng/ml)、研究2组(靶浓度4 ng/ml)、研究3组(靶浓度6 ng/ml)各40例,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0.25 mg/kg艾司氯胺酮,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3组在麻醉药效持续时间、麻醉后睁眼反射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研究1组、研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表示切皮即刻,T4表示缝皮,T5表示手术结束时研究2组的麻醉深度监测(BIS)值显著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表示缝皮时研究1组的心律(HR)显著高于研究2组、研究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表示插管即刻、T3表示手术开始30 min、T4表示缝皮时研究1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研究2组、研究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研究对象的视觉模拟评分(VR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15 min、拔管半小时后研究1组、研究2组VRS评分均低于研究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1组与研究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2 h、4 h及8 h后研究1组、研究2组VAS评分均低于研究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1组与研究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瑞芬太尼术后痛觉敏化具有一定的预防效应,但随着瑞芬太尼浓度的提升,预防效应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