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FHR)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165例实施手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生物型FHR组患者68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PFNA)组患者97例。FHR组患者根据术后1周复查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高Hb亚组(≥9 g·dL-1)和低Hb亚组(<9 g·dL-1)。比较FHR组和PFNA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下床时间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对高Hb亚组和低Hb亚组的Hb量、红细胞压积(Hct)、院内感染、术后1个月和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FHR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均大于/长于PFNA组,而下床时间短于PFNA组,P<0.01。FHR组与PFNA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均占总失血量的60%以上。FHR组患者中低Hb亚组院内感染率高于高Hb亚组,低Hb亚组术后1周Hb和Hct水平、术后1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及FIM评分均低于高Hb亚组,P<0.01。结论:FHR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快,但总失血量高于PFNA组患者,其中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60%以上。术后中重度贫血(<9 g·dL-1)患者院内感染率增高,影响了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围术期定期监测Hb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贫血,改善患者的预后。

  • 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